76集,好長啊!!!!!

這部當真是看著甄嬛的成長啊。

當年同沈眉庄、安陵容一同進宮,所求不過只是安穩過一生罷了。

甄嬛想必從沒有爭寵之心,更不想招惹皇帝。

卻怎樣也沒想到,雍正帝胤禛假十七王爺果郡王之名,接近甄嬛。

從此,她想也罷,不想也罷,硬生生地捲入了後宮的爭戰。

但或許,也是從那時開始,甄嬛的心中,栽下的,不只是皇帝的身影,

恐怕,還有那皇帝假其名接近自己的──果郡王允禮。

 

這齣戲大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甄嬛真心待皇上,華妃專寵冠六宮,皇后以甄嬛之寵相抗衡,不料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二部分:甄嬛灰心產朧月,自請甘露寺修行,凌雲峰真情流露與允禮,合婚庚帖髮繫同心結。

第三部分:誤傳果郡王死訊,甄嬛覺察事不純,熹貴妃換姓設計重回宮,絕情絕心絕愛為復仇。

(這三部分寫成這樣好累,費了一點腦力@@)

 

接著講講印象深刻的部分吧!

第一部分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屬沈眉庄和甄嬛對皇上的深情吧!

兩人彼此相依之情更令人動容。

兩人自幼即為好友,入宮後更不因寵幸還妒恨,及至最後,兩人依然扶持著彼此。

這樣子的友誼如何不讓人動容。

另外就是華妃年世蘭對皇上的深情。

其實,烏拉那拉宜修、年世蘭、曾經的甄嬛、沈眉庄,哪一個沒有真正愛過皇上?

只是第一個人,雖屬皇后,卻被利益、名分給薰遮了眼;

而年家只不過就是對雍正的皇位有功,想想華妃唯一的孩子,竟是皇上怕年家做大而嫁禍端妃。

甄嬛與眉庄想是在孩子死後皇上竟然淡然處之華妃,感到寒心吧!

 

第二部分,甭說什麼,單就果郡王對甄嬛的深情就夠令人動容。

寒冷夜裡,為解甄嬛高熱,果郡王讓自己隻身在雪地,只為心愛之人能夠身心平安。

後期更為甄嬛出兵準噶爾,如此深情,甭說什麼也是我最愛的片段。

 

第三部分,老實說,我還真覺得皇上是自作自受。

疑心病過重。

皇后的罪狀他知道,太后知道,或許清朝真的很重視位份吧!

烏拉那拉氏不許廢后。

可這皇后坐得也是天天算計,哪裡開心了。

或許,宜修從姊姊純元皇后入主王府開始,就恨透了姊姊奪走自己一切。

無限唏噓,姊妹情誼,一朝一夕竟就毀在一個男人身上。

皇上看上誰就要誰,奪走了葉瀾依(寧嬪)對果郡王的念想,奪走了甄嬛與允禮的幸福。

後期怎麼看就是皇后沒了實權,當大權掌握於熹貴妃之際,復仇早就已經步步計畫好。

熹貴妃默許寧嬪暗地裡毒害皇帝,想其實端妃說不定也等著這一刻的到來。

寧嬪無意中救了六阿哥,還意外發現自己曾經竟想害死深愛之人的孩子,

於是下定決心,累積自己所有的恨,曾經想殺死這個黃袍之人,如今更有更大理由。

 

斬斷情絲心猶亂 千頭萬緒仍糾纏

拱手讓江山 低眉戀紅顏 禍福輪流轉 是劫還是緣

天機算不盡 交織悲與歡 古今癡男女 誰能過情關

 

舊夢依稀 往事迷離 春花秋月裡 如霧裡看花 水中望月 飄來又浮去
君來有聲 君去無語 翻雲覆雨裡 雖兩情相惜 兩心相儀 得來復失去
有詩待和 有歌待應 有心待相繫 望長相思  望長相守 卻空留琴與笛
以情相悅 以心相許 以身相偎依 願勿相忘  願勿相負 又奈何恨與欺
得非所願 願非所得 看命運嘲弄 造化遊戲  真情諾諾 終於隨亂紅飛花去
期盼明月 期盼朝陽 期盼春風浴 可逆風不解 挾雨伴雪 催梅折枝去
鳳凰于飛 翽翽其羽 遠去無痕跡 聽梧桐細雨 瑟瑟其葉 隨風搖記憶

 

這片頭片尾曲,豈不道盡后宮無數事。

而古今癡男女,誰不是望長相思望長相守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遠田真菜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